自然护肤网 加入收藏  -  设为首页
您的位置:自然护肤网 > 护肤技巧 > 正文

目录

1,陈与义登岳阳楼第二首的赏析

陈与义登岳阳楼第二首的赏析

《陈与义登岳阳楼》第二首的赏析: 《陈与义登岳阳楼》第二首写景和归途。诗人登上岳阳楼,看到的是“天入平湖晴不风,夕帆和雁正浮空。”这就描绘了多种景物:天空、湖水、倒影、夕日、大雁,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。 表面上“晴不风”三字略显俗套,但这正和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有相同韵味,不加修饰,只是写的是湖水之壮美,这更显手法独特。 第二联写人亦写景,而且再次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。第三联起,开始写诗人的归途了,而且又再一次将诗句引向了景物,向北看,见白草稀稀,向南望则见枫叶红红,这一联的描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,对仗工整,别有韵味。 最后两句就是写诗人只顾观景,写着的诗到了江陵还未完,这就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。整首诗的感情同第一首一样,是“忧”的,因为两首诗记述的为同一系列的事,其感情也是相同的,只是被隐藏了,这首诗实际上表达了北宋国亡后,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。 《登岳阳楼二首》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组诗,《陈与义登岳阳楼》其二原文: 天入平湖晴不风,夕帆和雁正浮空。 楼头客子杪秋后,日落君山元气中。 北望可堪回白首,南游聊得看丹枫。 翰林物色分留少,诗到巴陵还未工。 译文: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,晴空万里,波澜不惊,夕阳下小舟悠悠游过,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。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晚秋的景色,看日落君山。往北边可以看到白色的草,往南边可以看到红色的枫叶。一路欣赏景色,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。 扩展资料:北宋靖康二年(1127年)四月,金兵攻破开封,北宋灭亡。当时,陈与义被贬在陈留(在今河南开封东南)做监酒税的小官,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,南奔襄汉,颠沛湖湘,流离失所。他流亡到洞庭湖,几次登岳阳楼,与朋友悲伤国事,借酒消愁,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,其中就有这两首《登岳阳楼》。 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登岳阳楼二首

2,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二译文

译文: 岳阳楼的壮观天下闻名,站在楼北眺望,长江堤坝连绵不绝。 苍翠的草木连绵不绝延伸到偏远的南方,可惜眼前的山河已换了主人。 我被贬谪现在已经五年了,亡国之痛,谪臣之恨,都表现在我变白的双鬓上。 想要题几句诗凭吊古人,江风很大,波浪涌动,我的心不知所措。 《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》(登岳阳楼其二) 朝代:宋代 作 者: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,楼阴背日堤绵绵。 草木相连南服内,江湖异态栏干前。 乾坤万事集双鬓,臣子一谪今五年。 欲题文字吊古昔,风壮浪涌心茫然。 词句注释: 1、观:景象。阴:水之南山之北。堤绵绵:形容堤坝很长。 2、南服:周朝时,王室将王畿以外的土地分为“九服”,“南服”指南方较偏远地区。 3、乾坤万事:指天下事。暗指“靖康之变”。集双鬓:苦恼而使双鬓变白。诗人于徽宗宣和六年谪监陈留酒税,迄今五年,故有“一谪今五年”之说。 4、茫然:懵然,不知所措。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,能诗文,为同辈所敬重。宋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,被授于开德府教授,累迁太学博士,进升为符宝郎,掌皇帝八宝及国之符节,不久被贬为陈留郡酒税监。 性格沉重,不苟言笑,待人接物谦虚谨慎。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,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,也不向被推荐、提拔的人表白,更不提出任何要求。因此,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。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正迷津。 扩展资料: 创作背景 在靖康元年,陈与义避开了邓州(现河南省邓县)。建炎二年(1128年),他从邓州迁至岳州(现湖南岳阳)。当时,中原沦陷,宋朝偏僻。江南。诗人去了岳阳楼,在那里他看着东西,感受到了诗意。此前,有两首“登岳阳楼”,这首诗题为“再登”,这首诗写于十月。 诗的前四句着力描绘岳阳楼周围景色;后四句承接前四句抒发身世之感,家国之恨的感慨。纵观全诗,诗人俯仰今古,伤时感世,含蓄深远,气象浑厚,格调沉郁。 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陈与义

3,《登岳阳楼》作者是哪个

诗圣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《登岳阳楼》被誉为“登楼第一诗”,诗篇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,即登楼赏美景,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,表达了报国无门的哀伤。这首诗是大历三年(768)冬,诗人自公安(今属湖北)到达岳阳(今属湖南)后写的。岳阳楼,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,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(其余两个是武汉的黄鹤楼、南昌的滕王阁),下瞰洞庭,视野广阔。唐开元四年,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,常与才士登楼赋诗,遂使之声名骤增,成为天下文化名楼。

4,古诗《登岳阳楼》的作者是谁?

  登岳阳楼的作者是:
  《登岳阳楼》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(768年)创作的一首五律。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,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,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,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。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,即登楼赏美景,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。
  昔闻洞庭水,
  今上岳阳楼。
  吴楚东南坼,
  乾坤日夜浮。
  亲朋无一字,
  老病有孤舟。
  戎马关山北,
  凭轩涕泗流。

5,登岳阳楼的作者介绍

杜甫(712~770),字子美,尝自称少陵野老。举进士不第,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,故世称杜工部。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宋以后被尊为“诗圣”,与李白并称“李杜”。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,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,内容深刻。许多优秀作品,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,因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在艺术上,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,尤长于律诗;风格多样,而以沉郁为主;语言精炼,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。存诗1400多首,有《杜工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