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护肤网 加入收藏  -  设为首页
您的位置:自然护肤网 > 知识百科 > 正文

目录

1,iperf -r 和-d 双向测试是什么意思?是client和server相互发包么?

iperf -r 和-d 双向测试是什么意思?是client和server相互发包么?

iperf 是一个 TCP/IP 和 UDP/IP 的性能测量工具,能够提供网络吞吐率信息,以及震动、丢包率、最大段和最大传输单元大小等统计信息;从而能够帮助我们测试网络性能,定位网络瓶颈。iperf是开源的。 提起iperf,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用了测试网络性能的。具体说来,Iperf是美国伊利诺斯大学(University of Illinois)开发的一种开源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。 可以用来测试网络节点间(也包括回环)TCP或UDP连接的性能,包括带宽、抖动以及丢包率,其中抖动和丢包率适应于UDP测试,而带宽测试适应于TCP和UDP。 扩展资料: iperf 分为两种版本,unix/linux版和windows版,unix/linux版更新比较快,版本最新。windows版更新慢。windows版的iperf叫jperf,或者xjperf。jperf是在iperf基础上开发了更好的UI和新的功能。 iperf的参数 [root]# iperf -h Usage: iperf [-s|-c host] [options] iperf [-h|--help] [-v|--version] 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iperf

2,linux网卡压力测试iperf 时间没有跑完停了是什么原因

Iperf是一个网络性能测试工具。可以测试TCP和UDP带宽质量,可以测量最大TCP带宽,具有多种参数和UDP特性,可以报告带宽,延迟抖动和数据包丢失

因为产品上确定要要用的PHY是千M的,但模块接口又定义死了,只能用到100M。所以想测试下割掉几根线试下100M可行不。在测之前先测下千M模式下到底性能怎么样,之前别人一直说这我手头上这颗ARM根本上不了千M,虽然他标称的是可以支持千M。一准备工作做好了,开始。

我们使用的工具是iperf这个工具我是自己编译的。现在将我的过程写下来。iperf下载地址
先编译PC端工具:
1.解压源码:
$ tar xzvf iperf-2.0.5.tar.gz
2.进入源码目录
$ cd iperf-2.0.5
3.配置源码 编译PC下的不用指定参数,用默认的即可
$ ./configure
4.编译 后面的-j4不是必须的。
$ make -j4
5.安装 这里要注意要用管理员权限
# make install

$ iperf -s 就可以启动服务端。

ARM端:
1.清理源码(就是刚才编译过的源码)
$ make distclean
2.设置环境变量 (就是你的ARM交叉编译工具链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)
$ export PATH=/home/gavin/ti-sdk-am335x-evm-05.06.00.00/linux-devkit/bin:$PATH
3.配置 指定主机为ARM g++编译器和gcc 这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
$ ./configure --host=arm CXX=arm-arago-linux-gnueabi-g++ CC=arm-arago-linux-gnueabi-gcc
4.修改源码目录下面的config.h(没配置之前是没有这个文件的),注释掉 #define malloc rpl_malloc
5.编译
$ make -j4
在iperf-2.0.5/src/下会生成iperf这个文件,这个就是我们需要的。将这个文件拷到ARM的文件系统中去。这样PC端和ARM端的都有了。

至于iperf的使用,就不多介绍了,直接在网上copy一段下来。

3,iperf3工具测试udp速度,server端测试结果0.00-10.00sec的带宽为0,这是为什么呢?

说到使用我们就必须先将它给下载下来,下载的话我们可以到官网iperf,fr下进行下载,也可以直接在百度上边搜索“ipferf3”来进行下载。 在打开的界面选在“download”,在下边选择windows版的进行下载。 下载下来的工具就是一个zip的压缩包,我们随便放置到一个磁盘中进行解压缩(放置的磁盘符需要记住)。里边也只有两个文件。 这个软件主要为测试局域网内的两台电脑之间的连通性及最大带宽,所以我们需要找到另外一台电脑安装步骤三的操作在进行一此。同样的记住磁盘符号。 两台电脑都可以分别做服务端和测试端,你需要在服务端打开软件所在盘符,然后打开软件,输入命令“iperf3 -s”。 在测试端需要打开软件所在的文件夹,输入命令“iperf3 -c 服务端IP”即可测试两台电脑的连通性。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

4,iperf测试网络速率

首先要介绍的命令用来启动iperf服务器监听进程以便监听客户端连接的。命令如下:

iperf.exe -s -P 2 -i 5 -p 5999 -f k

这个命令会启动iperf,后续参数用来设定监听5999 端口(默认端口是5001), 限定iperf只允许两个连接,每5秒汇报一次连接情况。连接限制参数(-P参数)非常重要,当两个连接建立后,服务器进程就会退出。如果这个参数设定为0,那么iperf 进程将持续监听端口,并且不限制连接数量。在 Windows主机上键入该命令,会显示出如图A所示界面
启动一个iperf 客户端连接

iperf 的另一半就是客户端,用来连接到服务器监听端口。比如我们要连接到一台叫做 s-network1.amcs.tld 的服务器,端口为5999,连接60 秒并且每5秒显示一次状态,命令行如下:

iperf.exe -c s-network1.amcs.tld -P 1 -i 5 -p 5999 -f B -t 60 -T 1

命令启动后,s-network1 主机被用来进行网络性能检测。与Jperf GUI 界面提供的漂亮图形不同, iperf只会根据测量参数简单的报告网络带宽状况,在本例中是以 比特为单位(-f 参数)进行带宽表示的。图B显示了远程客户端与s-network1主机间的带宽性能。
为了应对日常便捷应用的需求,我们可以建立一个 .bat批处理文件,届时填入服务器名称即可实现快速检测。以下为实际使用的拷屏:

C:\jperf\jperf\bin>iperf
Usage: iperf [-s|-c host] [options]
Try `iperf –help’ for more information.

C:\jperf\jperf\bin>iperf –help
Usage: iperf [-s|-c host] [options]
iperf [-h|--help] [-v|--version]

Client/Server:
-f, –format [kmKM] format to report: Kbits, Mbits, KBytes, MBytes
-i, –interval # seconds between periodic bandwidth reports
-l, –len #[KM] length of buffer to read or write (default 8 KB)
-m, –print_mss print TCP maximum segment size (MTU – TCP/IP header)
-o, –output output the report or error message to this specified file
-p, –port # server port to listen on/connect to
-u, –udp use UDP rather than TCP
-w, –window #[KM] TCP window size (socket buffer size)
-B, –bind bind to , an interface or multicast address
-C, –compatibility for use with older versions does not sent extra msgs
-M, –mss # set TCP maximum segment size (MTU – 40 bytes)
-N, –nodelay set TCP no delay, disabling Nagle’s Algorithm
-V, –IPv6Version Set the domain to IPv6

Server specific:
-s, –server run in server mode
-D, –daemon run the server as a daemon
-R, –remove remove service in win32

Client specific:
-b, –bandwidth #[KM] for UDP, bandwidth to send at in bits/sec
(default 1 Mbit/sec, implies -u)
-c, –client run in client mode, connecting to
-d, –dualtest Do a bidirectional test simultaneously
-n, –num #[KM] number of bytes to transmit (instead of -t)
-r, –tradeoff Do a bidirectional test individually
-t, –time # time in seconds to transmit for (default 10 secs)
-F, –fileinput input the data to be transmitted from a file
-I, –stdin input the data to be transmitted from stdin
-L, –listenport # port to recieve bidirectional tests back on
-P, –parallel # number of parallel client threads to run
-T, –ttl # time-to-live, for multicast (default 1)

Miscellaneous:
-h, –help print this message and quit
-v, –version print version information and quit

[KM] Indicates options that support a K or M suffix for kilo- or mega-

The TCP window size option can be set by the environment variable
TCP_WINDOW_SIZE. Most other options can be set by an environment variable
IPERF_, such as IPERF_BANDWIDTH.